专家:抢盐没必要,过多摄入有风险
江苏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兆强是这样说的,首先,根据媒体的报道,任何预防的手段都是在需要的时候才有必要。专家说,在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下,增加碘的摄入,反而会导致疾病发生。国际权威学术组织于2001年首次提出了碘过量的定义(尿碘大于300微克/L),一致认为碘过量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自身免疫甲状腺病和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其次,就是到了需要预防的时候,加碘盐也肯定不是预防方法,而是采取其他的方法,比如碘片等等。加碘盐是盐里只有一点点碘的化合物,含量非常少,而预防核污染,所需要的碘量要远远大于碘盐所含。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一天摄入不超过6克盐,“6克盐里的含碘量非常少,总不能为了预防而将盐当饭吃吧,一是吃不了那么多,第二,就算吃那么多,摄入的盐大幅度超标,带来的副作用也很大,失去了所谓预防的意义了。”
还有专家指出,日本地震,核电爆炸对中国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更没有必要去排队抢盐,目前中国食盐及生活用品供应充足,请市民放心工作与生活不要盲目抢购。
1.辐射每时每刻都有,对人有没有危害关键看量的多少。
2.到目前为止日本核电站泄露的放射性物质极少,再加上稀释作用,到中国沿海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不存在污染海盐的问题。
3.目前市场上的盐类不见得全部来自海水,希望大家不要再以讹传讹,去抢购什么食盐及生活用品,这样只会影响自己和比人正常的生活秩序。
怎样吃盐最健康
1.每天6克盐
盐不能摄入过量,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盐应控制在6克以内,因为吃得咸,人体血液总量会增加10%-20%,对以及将产生很大的盛志国。都知道高血压是吃得太咸惹的祸,其实胃病与吃得咸淡也有关系,盐能破坏胃黏膜的保护膜。另外,盐的摄入量越多,钙的排出量越大,极易发生骨质疏松甚至骨折。
2.碘盐正确食用方法
我们在烹饪的时候尽量做到快出锅再放作料。很多人习惯菜一下锅爆油后,便一五一十地将全部作料放入锅中,其实这样是完全错误的。烹调过程中,在高温和铁离子的作用下,盐与蔬菜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起反应,使碘很快挥发掉,因此,在烧菜时尽量在菜将出锅时再搁盐。但就颗粒较大的海盐来说,的确是炖牛肉、排骨的好帮手,海盐分子较大不易分解、难以融化,而且味道纯正,它没有细盐那么咸,更有助于烧菜炖菜,使食材本身更为入味。另外,为了妥善储存碘盐,减少碘的损耗,选用棕色遮光瓶或有盖陶瓷罐为宜,存放处应离开灶台避免高温,最好放在阴凉、干燥处,一般敞口的调味瓶都不建议使用。
这些食物也能补碘
大家都知道碘缺乏的危害,也知道补碘的重要性,可是不知道怎样补碘,除了食盐里含有的碘,还有哪些食物含碘量丰富呢?
1.海洋生物中海带含碘量最高
海洋生物的含碘量很高。含碘最高的食物为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鲜带鱼、蚶干、蛤干、干贝、淡菜、海参、海蜇、龙虾等;海带含碘量最高,但是,盐中含碘量极微,越是精制盐含碘越少,海盐中的含碘量约20微克/千克,若每人每日摄入10克盐,则只能获得2微克的碘,远不能满足预防碘缺乏病的需要。海鱼和紫菜也同样是日常生活中补碘的较好食品。经常吃海带不但可以补充体内的碘而且还可以同时摄入其它种类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2.陆地食品中蛋含碘量最高
陆地食品则以蛋、奶含碘量最高,瘦肉、家禽、乳制品含碘也很丰富。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青少年、孕妇、乳母生理需要量增加或因食盐摄入量受限者更应注意以上食物的摄入。它们不但可提供丰富的碘,且可保证蛋白质、脂肪、钙、铁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供给。其次为肉类,淡水鱼的含碘量低于肉类,植物的含碘量是最低的,特别是水果和蔬菜.
(责任编辑:河南健康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