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食,色,性也。作为文化含蓄的民族,在“色”被隐晦的情况下,我们把“食”发挥到了极致!没有哪个国家有我们这么多种的菜系,这么丰富的味道,这么多关于饮食文化的典故和传统,以及历史的沉淀。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国大江南北的各系菜肴,看看都有哪些特色。
说到菜品,我比较喜欢江浙菜和川菜,一个清淡像江南的女子,一个浓烈像川蜀的天气,煎炒烹调中自有文化的凝练。当然,充斥在成都和西安街头巷尾的小吃,也是大爱!!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美食本就不分高低贵贱啊!
嫁给杭州人,爱上了知味观的小笼、糖藕,爱上了需要排长队的吴山烤鸡,清明时节,除了乌龟潭的潺潺溪水与落樱缤纷,清明团子的味道也让我留连忘返。杭城的美味比泉城要有名气多了,不过,最爱还是这些几角旮旯里的"饕餮"!
而在东北,因为气候相对寒冷,所以东北菜的特点就是重油、味浓、稍咸,无论是炒、炖、煎、炸,都讲究大火烧制。东北的食材不如南方丰富,所以在有限的食材中不断翻新菜品花样,仅土豆、萝卜、白菜、豆腐、猪、羊、牛、鱼、蘑菇山珍等普通食材就能做出大量的东北菜。
记得《舌尖上的中国》有一集叫《厨房的秘密》,特意介绍了中国人做菜时火候的重要性。的确,火非常重要。我个人认为,最好的火是木柴火,其次是煤炭火,再次是煤气火和柴油灶,最差的是电锅、电磁加热。。没有好的火候,是最令下厨者恼火的事情,再好的食材和调料都无用武之地。
(责任编辑:李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