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孕育是一个奇妙的幸福的过程,在经历了怀孕的百般不适、憧憬与期待之后,终于把属于自己的小天使带到人间。从怀孕到生产,女人的身体历经诸多考验,不管是生理上还是精神上,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初为人母的惊喜和新鲜感,虽然抹去了生产所带来的艰辛与疲劳,但由于生产时消耗了大量体力,身体极为虚弱,加上哺乳的需要,又得充分制造乳汁以喂养宝宝,所以月子饮食一定要讲究合理、科学,才能满足产妇的特殊需要,使其身体尽快恢复。月子饮食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请小编为您一一介绍。
一、禁食寒凉、辛辣。产后多虚多瘀,应禁食生冷、寒凉之品。生冷多伤胃,寒凉则血凝,恶露不下,会引起产后腹痛、身痛等诸多疾病。产后失血伤津,多阴虚内热,故葱、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热的食物应忌食。如果进食辛辣的食物,不仅容易引起便秘、痔疮等,还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肠胃功能。
二、产后饮食不宜大补。和动物的生育一样,人类在妊娠期间已经为日后生产作好了准备。滋补过量的产妇易患肥胖症,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产妇肥胖还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终导致婴儿的肥胖或腹泻。
三、蔬菜、水果不可少。对于蔬菜和水果,传统的观念认为,二者“水气大”,吃了会伤身体,殊不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仅可以补充肉、蛋类所缺乏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还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及排便,防止产后便秘的发生。
四、中药食疗也要对症,不可自行乱补。身体正常的产妇不需要药物进补,可针对症状用些中药,配合食疗调理。如缺奶可用王不留、通草、猪蹄、桔梗等以通经下乳;产后腹痛、便秘可酌加当归、桃仁、核桃仁、黄酒以活血化淤,润肠通便。
五、适当补充体内的水分。新妈妈在产程中及产后都会大量地排汗,再加上要给新生的小宝宝哺乳,而乳汁中88%的成分都是水,因此,新妈妈要大量地补充水分,喝汤是个最好的既补充营养又补充水分的好办法。
六、以流食或半流食开始。新妈妈产后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胃肠道功能难免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进行剖宫产的新妈妈,麻醉过后,胃肠道的蠕动需要慢慢地恢复。因此,产后的头一个星期,最好以好消化、好吸收的流食和半流食为主,例如稀粥、蛋羹、米粉、汤面及各种汤等。
七、少吃多餐。孕期时胀大的子宫对其他的器官都造成了压迫,产后的胃肠功能还没有恢复正常,所以要少吃多餐,可以一天吃五到六次。采用少食多餐的原则,既保证营养,又不增加胃肠负担,让身体慢慢恢复。
月子期间,产妇需要大量营养来补充孕期和分娩过程的消耗,促进身体的恢复,哺育婴儿。小编特地从各处搜罗了几款营养羹汤推荐给各位新妈妈们:
1、花生猪蹄汤
原料:猪蹄2个,花生150g,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猪蹄除去蹄甲和毛后,洗净,和花生一起放入炖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炖熟,加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评价:花生性味甘平,入肺脾经,其功能益气、养血、润肺、和胃。猪蹄性味甘、咸、平,入胃经,其功能补血通乳。此汤主治产妇产后乳汁缺乏。
2、黄芪炖鸡汤
原料:黄芪50g,枸杞15g,红枣10颗,母鸡1只,葱1棵,生姜2片,盐、米酒适量。
作法:黄芪入滤袋内,母鸡洗净,氽烫、冲凉、切块,葱切段备用。以上加入清水,小火炖焖1小时后加盐、米酒即可食用。
评价:黄芪甘温,功能补气健脾,益肺止汗,可补气生血而化生乳汁,民间常用于治疗产后乳汁缺少,又可补虚固表,治疗产后虚汗症。母鸡性味甘温,能够温中健脾、补益气血。此汤适用产后体虚、面色萎黄、乳汁过少、易出虚汗等症。
3、猪蹄通草汤
原料:猪蹄2只,通草6g,葱白3根。
做法:将以上3味共同加水煮汤。
评价:通草有清热通乳的功能。此汤通络下乳,每日分3次服,连服3日。适用于产后缺乳。
最后,小编再次提醒下各位新妈妈们,由古至今,坐月子都被视为产妇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很多月子病一旦落下,便久难治愈。要想保证产后的身体健康,月子饮食的细节不可大意。希望每位新妈妈都能恢复昔日的曼妙身材和美丽容颜!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任编辑:谢松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