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的摄入量也越来愈大,在我们的膳食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水果营养丰富,吃水果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那么如何吃水果才是科学的呢?专家称如果能够把握以下六点原则,便能健康吃水果,且感受到水果的好处。
1、每天要坚持1-2份 (每份200克左右)水果
“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这是一句众所周知的健康忠告。事实上,除了苹果以外,每天吃任何一种水果都是对人体健康也大有裨益。陈超刚说,水果含有人体三宝,又称三“素”,即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纤维素,这些营养成分不仅促进健康,还能可预防某些癌症和很多疾病,水果中还含有很多其他活性成分,有益于健康和预防疾病。澳大利亚的研究发现:常吃橘子、柑、橙等柑橘类水果可使口腔、咽喉、肠胃等部位的癌症发病率降低50%,使中风的发病率降低19%,同时对心血管疾病、肥胖及糖尿病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所以,为了健康着想,每天最好保持1-2份(每份200g左右)水果的摄入量。
2、在两餐之间吃
什么时候吃水果好呢?到底是餐前还是餐后呢?其实水果是一种零食,最好在两餐之间吃。而如果要减肥的数,可以在进餐前20-40分钟吃一些水果,这样可以防止进餐过多导致的肥胖。水果普遍热量较低。饭前吃水果,其中富含的果糖和葡萄糖,可快速被机体吸收,满足机体对能量的紧迫“渴求”,水果内的粗纤维还可让胃部有饱腹感,这样可以减少正餐摄食量。
3、尽可能多吃季节性水果
目前很多人认为,多吃应季水果,而反季节水果则要少吃,其实,虽然有些反季节性的水果是用一些化学物质催熟、保鲜,对人体尤其是婴幼儿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许多反季节性水果,并不一定是大棚的产品,其中也有来自南方的产品,甚至是来自国外的产品。比如在海南,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蔬菜水果,其实没什么应季问题,其营养价值也未必低于北方的应季产品。因此,只要合理选择,能经常吃水果,比不吃水果对健康益处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