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离冬至日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冬令进补已悄悄升温,在膏方、保健品销售之余,不少市民开始选购一些中药材煎服、泡茶、浸酒或研粉来补益身体。中药质检部门由此提醒消费者,街头无证药贩兜售的中药材有的是以假充真的伪品,当心上当受骗。
如何识别假冒中药材
伪品阿胶:系用牛皮或其他动物皮煎煮制成,如对光照射,色泽为浑浊的黑褐色,浸化后腥味特别强,烊化后有明显的杂质。
伪品珍珠粉:有臭味、腥味或泥土味。
伪品蛤蟆油:较多为各种蛙类的雌性输卵管,或以中华大蟾蜍的输卵管为主。
伪品天麻:主要用紫茉莉根、大理花(菊)根、羽列蟹甲草根、土豆以及有毒的商陆根等冒充。
伪品冬虫夏草:用亚香棒虫草、香棒虫草、凉山虫草、地蚕混淆,或用淀粉、黄豆粉,经模具压制、染色加工后骗人。
伪品羚羊角:常用西藏黄羊角充当,近年也发现用模具采用塑料原料制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