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正文

吃盐 不吃盐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1日

  导读:不吃盐一方面会缺碘 因为大多食盐中都加入了点。

  盐是人类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调味品.由于人体的盐分有多种途径的损耗,恢复盐分对于生存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盐在社会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英语中,工资一词便是来自拉丁语盐这个词.。

  吃盐,为什么人离不开盐呢?盐由40%的钠和60%的氯组成.钠和它同等重要的伴侣—氯,是使细胞外的水分与溶解物质保持平衡的主要调节者.钠离子,氯离子与细胞内液中的钾等,共同调整细胞与血液之间的容量,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体内缺钠,会影响细胞对氨基酸和糖的吸收,减少胃液分泌,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出现肌肉酸痛,周身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和呕吐腹泻症状.这就说明,不吃盐人体不能缺少食盐。

  物质是由酸性和碱性分子构成的,人类也是这样,但是,人体细胞构成复杂,需要酸、碱的配合,盐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它和某种物质配合可产生酸,也可能产生碱,所以我们才吃盐。如果长期不吃盐身体会没有力气工作,严重时可产生浮肿,以至生命力衰竭而死亡食盐的化学成分是氯化钠。正常人体含钠约100克,其中40%在骨骼中,50%在细胞外液,10%在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就是钠离子,它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即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器官细胞功能和神经、肌肉兴奋性的重要物质。不吃盐,当人处于严重腹泻、失血、大汗等情况,或在食物非常匮乏极度缺盐时,人体会因缺钠而发生明显衰弱、乏力,甚至虚脱、休克而危及生命!

  吃盐——每个人每天摄入食盐4~6克,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

  而中国盐业有关部门新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去年我国人均摄盐量仍然大大高出这个标准。全国吃盐最多的是东北人,平均每人一天要吃18克盐,摄盐最低的是广东人,吃盐量为8克,也大大高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

  国民饮食太重口味,医学专家普遍认为,摄盐过量已经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只顾饱口福,往往要付出相当大的健康代价。

  吃盐——口味重容易患病

  近年来,不断有专家大声疾呼,减盐、控盐。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教授曾良驹指出,正常人24小时的排盐量为3~5克,在食物中每日只需补充4~6克盐,就可以满足人体正常需要。盐摄入过多,反而会加重肾脏和心血管的负担,引起肾病加重、高血压心脏病中风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美、日、马绍尔群岛等5个不同地区居民每日食盐量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每日吃盐低于4克,几乎没有高血压患者;每日吃盐7克,血压超过标准者占6.9%;每日吃盐10克,高血压患病率8.6%;每日吃盐14克,高血压患病率21%。

  在已知的高血压人群中,血压控制良好的不到10%。除了一部分人未认真服药外,相当数量的人药没少吃,血压就是降不下来,摄盐过多是主要原因之一。

  高盐饮食,尤其与高热能饮食一同食用时,胃黏膜便直接暴露在有害物质刺激下,吃盐多,还会引起胃炎、胃溃疡。有调查显示,与日常饮食较为清淡的人相比,吃盐多的人患胃病的几率要高70%以上;每月吃咸鱼或咸肉类食品两次以上的人,与不吃的人相比,患胃病的几率要高出一倍。而胃癌更是在盐消耗量高的地区高发。

  盐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越差。吃盐,吃得清淡点,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补钙。曾良驹指出,盐还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盐吃得越多,体内潴留的水分就越多,不仅引起水肿,而且导致身体的毒素无法排出。对于肾脏、肝硬化腹水、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病人来说,高盐无异于“火上浇油”。

  总之,吃盐过多对健康不利。日本人原来摄盐量也很高,在普及健康观念和知识的过程中,平均摄盐量由每人每天29克下降到10克以下。饮食习惯的改变带来了日本人健康水平的提高,其高血压发病率逐年明显下降。

  世界卫生组织在推荐健康成年人每日吃盐量不宜超过6克的同时,还建议:

  ——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不超过5克;

  ——高血压患者不超过3克;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不超过2克。

  不吃盐——食物本身也含“盐”

  我们日常饮食习惯里,即使做菜时少放盐,也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摄盐过量。这是因为我们买回来的食品,尤其是熟食和其他半成品食品本身就含盐。一般带包装的食品上大部分都标明了钠的含量,在计算盐含量时,要把包装上钠的含量乘以2.5,这才是精确的含盐量。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任编辑:谢松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