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你信以为真的七大坐月子饮食陋习 坐月子究竟该怎么吃
坐月子这件事,简单却又不简单。以下七大你最容易忽略、容易信以为真的坐月子饮食陋习,你可了解?坐月子究竟该怎么吃呢?
坐月子饮食陋习一:产后要赶快大量喝汤,这样奶水才会多
从分娩到产奶中间有一个环节,就是要让乳腺管全部畅通。如果乳腺管没有全部畅通,而产妇又喝了许多汤,那么分泌出的乳汁就会堵住乳腺管,严重的还会引起产妇发烧。
所以,要想产后早产奶,一定要让新生儿早早吸吮妈妈的乳房,刺激妈妈的乳腺管多泌乳。待乳腺管全部畅通后,再喝些清淡少油的汤,如鲫鱼豆腐汤、黄鳝汤等,对妈妈下奶会有所帮助。
坐月子饮食陋习二:鸡蛋等高蛋白食物是最好的补养品,吃得越多越好
鸡蛋含蛋白质丰富,并在人体内利用率高。但是吃得过多时人体并不能完全吸收,反而会增加肠胃的负担。一般来讲,月子里每天吃3-4个鸡蛋较为适宜。
坐月子饮食陋习三:汤比肉有营养
产乳期应该常喝些鸡汤、排骨汤、鱼汤和猪蹄汤,以利于泌乳,但同时也要吃些肉类。肉比汤的营养要丰富得多,那种“汤比肉更有营养”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坐月子饮食陋习四:月子里不能吃生冷蔬菜水果
民间流传着产后不能吃生冷或凉性食物,认为蔬菜水果都是凉性的,因此,许多产妇在“坐月子”时不吃蔬菜水果。其实,这种顾虑是多余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腹部肌肉松弛,加上卧床时间长,运动量减少,使得肠蠕动变慢,“排便肌”无力,极容易发生便秘。如果再禁食蔬菜水果,不仅会引发便秘、痔疮等疾病,还会造成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
水果里含有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除产后3-4天里不要吃特别寒性的水果,如梨、西瓜等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应该每天吃2-3个水果。有的产妇在吃水果的时候会用微波炉将它加热,这样做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水果里的维生素很容易氧化,加热或久置都会使营养成分损失。
坐月子饮食陋习五:产妇的饭菜不要放盐,否则容易伤胃
有些产妇在月子里吃的饭菜会很淡,甚至没有盐,担心会伤胃。其实在月子里由于生理的原因往往会出很多的汗,加之乳房分泌奶水,如果一点盐都不吃就会加重脱水,造成体内缺水。
坐月子饮食陋习六:产后体虚,多吃老母鸡
产后特别是剖宫产后,新妈妈的胃肠道功能还未恢复,不能吃太过油腻的食物。老母鸡、蹄胖等食物脂肪含量较高,不适合产后马上吃。产后体虚是因为分娩过程中产妇的体力消耗过大,分娩后又要哺乳所引起的。这时,产妇可进食一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虾仁煨面、红薯稀饭等。
坐月子饮食陋习七:产后出血多,吃桂圆、红枣、赤豆补补血
桂圆、红枣、赤豆是活血的食物,吃了不但不能补血,反而会增加出血量。这些食物都是高糖食物,有的产妇在床上吃,又不及时刷牙,这样很容易引起蛀牙。一般在产后2周以后或恶露干净后,才适合吃。
坐月子究竟该怎么吃
一、清淡少油,保证热量
月子里卧床休息的时间比较多,所以食物应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为主,比如黑鱼,鲫鱼,虾,黄鳝,鸽子,避免因脂肪摄入过多引起产后肥胖。为了食物容易被消化,在烹调方法上多采用蒸、炖、焖、煮,不采用煎、炸的方法。有的产妇为了产后迅速恢复身材,在月子里就开始节食,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如果摄入的热量不足,就会影响妈妈的泌乳量,宝宝的“口粮”就得不到保证,那样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二、有荤有素,粗细搭配
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用的,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在月子里都要改掉,每天的食物品种要丰富,荤菜素材搭配着吃,经常吃些粗粮、杂粮,这对改善便秘有好处。竹笋、菠菜、苋菜里含植物酸,会影响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而麦片、麦芽、大麦茶会回奶,在月子里及整个哺乳期应避免食用。奶类及其制品含丰富钙制,可以预防骨制疏松,婴儿佝偻病;动物内脏含丰富铁制,可以预防贫血;红色肉类、贝壳类含丰富的锌,可以预防儿童呆小症、克汀病,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也有好处。这些营养成分都可以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在月子里及整个哺乳期应多吃一点。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任编辑:谢松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