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正文

医生眼中的“蚝”门宴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31日

  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牡蛎壳扔到海里。摘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纵使相逢应不识,原来牡蛎即生蚝   

一眨眼,毕业已经一年了,抓紧时间与几个特别熟的同学聚餐。由于我去晚了,大家已经点完了第一轮的菜。看着一盘接一盘端上来的芝士焗生蚝、炭烧生蚝、铁板生蚝、蚝干粥、蚝仔烙……我这个对生蚝半点兴趣都没有的人,食欲简直降到了冰点。原来这次的重点不是同学聚会,而是“蚝”门盛馔(早知道我就吃饱了再过来)!   

“同学们,”我忍无可忍,指了指面前的铁板生蚝抗议,“我能不能用这一碟蚝换一个鲍鱼?从小到大我都没吃过蚝,万一我吃不饱低血糖晕过去,你们要承受良心谴责的!”   

“你真挑食,”班长嬉皮笑脸地接过话,“莫泊桑把生蚝写得多诱人啊,你这个美食爱好者怎么一点都不动心呢?”   

“莫泊桑?”我满脸狐疑瞪着班长,“莫泊桑笔下的牡蛎我的确有印象,但你也不能张冠李戴说人家写了生蚝吧?我还没得早老性痴呆呢!”   

“啊?!”这回是一众人等同时放下手中碗筷发出惊叹,“生蚝不就是牡蛎吗?”   

我大吃一惊,想当年自己也对莫泊桑笔下法国贵族吃牡蛎的优雅场景向往了一番,然后自动当它是外国特产忽略掉了,真是“无缘见面不相识”,晕!   

结论:生蚝=牡蛎,两者从宏观的自然外表,到微观的细胞组成,误差值为0。 是真名士自风流,壮阳“锌”苦立头功  

 

怀着对文学前辈的“歉疚”之心,眼前的一系列菜肴也瞬间顺眼了不少。心动不如行动,尝试性夹起一个没有蒜茸点缀的炭烧生蚝,蘸上加了芥末的酱油,待温度适宜后慢慢地咬上一口,肉质鲜美、口感滑爽,确实名不虚传。  

班里聚餐,风格有二:其一是清场率快,其二是学术性强。在对着一桌子菜“风卷残云”之后,大家擦了擦嘴还不忘侃侃本行兼交流学术。班长望着肾内科的彭军,若有所思地问:“据说牡蛎有壮阳的妙用,属科学还是迷信啊?”   

“哈哈,那是有一定道理的,”彭军也不客气,侃侃而谈,“这和锌元素有关,锌是维持男性生殖系统健康的重要营养素。生蚝肉中的锌含量约为等量瘦猪肉的30倍,等量苹果的500倍,在人类食物中是最高的。每人每日摄入15~20克生蚝,就达到营养协会推荐的锌需要量啦。”   

“果然很专业嘛,”儿科的惠琪点点头,补充道,“锌还有助于儿童的发育,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结论:锌是好微量元素,生蚝是好食物。 乱花渐欲迷人眼,洗净煮熟不可忘   

 

“你们口才真好,当医生真是广告界的巨大损失!”感染科的袁楷用充满敬仰的眼神望着发言人,待大家麻痹大意时,不失时机泼来一盆冷水:“生蚝好歹是贝壳类,容易受到嗜盐菌、甲肝或戊肝病毒等污染,也不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的。至少要保证两点:一是洗净,二是煮熟。要是一时疏忽,惹了传染病或寄生虫病,那就太扫兴啦。”   

“多么清醒的孩子啊,美食当前也没有意乱情迷。”班长赞许地点点头,“脾胃虚寒、慢性腹泻、痛风、滑精者不宜多吃生蚝,急慢性皮肤病病人则忌食生蚝呢。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结论:新鲜、卫生,是生蚝被纳入人体消化系统的必要前提。

 

  牡蛎的糖原,有助控糖

  牡蛎中所含糖分为糖原。糖原具有保肝作用,同时可直接为机体吸收利用,能减轻胰腺负担。用牡蛎提取物对高血糖大鼠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血糖下降较明显,胰岛素水平也有明显提高,表明牡蛎提取物对糖尿病具有一定疗效。

 

  牡蛎VS肿瘤

   美国国立癌中心、法国巴黎大学药学院、美国迈阿密大学医学院的共同研究显示,牡蛎提取物可以使细胞内的谷胱甘肽增殖,而谷胱甘肽具有防癌和防老化功能;与此同时,牡蛎提取物还能减轻强力抗癌药物阿霉素对心脏的不良反应。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